谶纬:无益经典 有助文章——以王嘉《拾遗记》为例
相似文章
-
“知音”中的同情体验与孤独体验——《文心雕龙》鉴赏批评论的美学生命探微 [陈迪泳, 梁桂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0,30 (2) 81-84
-
刘勰和巴赫金论体裁与风格 [张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14 (5) 4-6
-
“江山之助”新论——兼与汪、丛二先生商榷 [姚大怀]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3) 125-128
-
试析《文心雕龙·神思》之修辞认知观——兼谈《物色》与《神思》在认知观上的统一 [张春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80-84
-
《文心雕龙·定势》篇述评 [吴建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61-64
-
《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现代绎说 [李金坤]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56-60
-
从《原道》看刘勰的文学观 [李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74-79
-
《文心雕龙》产生的文化背景 [刘文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