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
相似文章
-
下蜀黄土中矿物固定态铵的行为 [封克, 殷士学, 谢潮生] 土壤通报 1992 (6) 247-249
-
长江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土发生学研究 [毛龙江, 莫多闻] 土壤通报 2007,38 (6) 1064-1067
-
黄土不同粒级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李洋, 李徐生, 韩志勇, 陈英勇, 苑晓康] 土壤学报 2016,53 (4) 972-984
-
下蜀黄土中记录的氧同位素3阶段(MIS3)特殊暖湿现象 [张茂恒, 夏应菲, 孟景闻, 赖忠平, 汪永进] 土壤学报 2008,45 (1) 9-15
-
镇江下蜀黄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徐生, 韩志勇, 杨达源, 陈曰友] 土壤学报 2006,43 (1) 1-7
-
李家岗下蜀黄土剖面的反射光谱研究 [夏应菲, 汪永进, 陈峻] 土壤学报 2000,37 (4) 443-448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各库大小及分解动态 [陈锦盈, 孙波, 李忠佩, 李海鹰, 潘剑君] 水土保持学报 2008,22 (1) 91-95+179
-
昆山绰墩古土壤粒度特征及母质判别 [杨用钊, 李福春, 曹志洪, 王梅农, 金章东, 代静玉, 冉炜] 土壤通报 2007,38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