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褐边绿刺蛾幼虫刺毛结构及蛰伤机制初探 环境昆虫学报 2022,44 (1) 221-22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hair structure and sting mechanism of the larva of Parasa consoc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22,44 (1) 221-228

褐边绿刺蛾幼虫刺毛结构及蛰伤机制初探

作  者:
杨乐乐;段琛媛;李晶;孟凡华;曹瑛;代先东;张爱兵;范崇旭
单  位: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关键词:
褐边绿刺蛾;毛虫;修饰刚毛;体刺;生物毒素
摘  要:
刺蛾科幼虫是我国常见的农林业害虫之一,其体表长有防御性的有毒刺毛,会伤害接触者,使其产生瘙痒、刺痛、丘疹、红肿、皮炎等症状.本研究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末龄幼虫的刺毛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将不同刺毛提取物进行小鼠足底皮下注射,测试刺激活性,并使用SDS-PAGE电泳对提取物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幼虫具有4种结构的刺毛,分别为体刺、棒状体刺、修饰刚毛和微球刺;体刺和修饰刚毛的提取物均能引起小鼠疼痛和红肿反应,修饰刚毛提取物还能引起流涕、分泌眼屎等过敏症状;SDS-PAGE电泳显示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和多肽化合物.研究表明褐边绿刺蛾幼虫刺毛造成的伤害除机械伤害外,还存在沾染、刺入注射、刺入携带毒液3种化学毒害方式,机械伤害与化学伤害协同作用.
译  名: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hair structure and sting mechanism of the larva of Parasa consocia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