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第四纪红粘土重建森林模式及其土壤恢复研究
相似文章
-
有机肥对退化红壤中细菌群落功能组成影响的PICRUSt基因预测分析 [吴照祥, 刘巧丽, 李辉虎, 钟永达, 叶昌炎, 余发新]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16) 60-66
-
退化红壤人工草地的理化、微生物性状研究 [曹国军, 袁志华, 文亦芾, 周微, 付小平] 江西农业学报 2008,20 (9) 46-48
-
红壤区植被恢复团聚体POC变化归因分析 [刘晓君, 高盼, 潘俊, 白天军, 刘苑秋, 方向民, 曹雯]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2) 217-224,234
-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 [丁程成, 戴征凯, 李辉信, 陈小云, 成艳红, 周静, 张斌, 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 (3) 593-598
-
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夏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格局动态 [张志坚, 刘亮英, 刘苑秋, 吴春生, 丘满圆, 郭锦荣, 邓文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3) 88-94
-
3种复合种植模式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的初探 [拜得珍, 纪中华, 杨艳鲜, 方海东, 廖承飞] 水土保持学报 2005,19 (1) 160-163+167
-
退化花岗岩植被恢复对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蓝良就, 张野, 黄炎和, 李德成, 林金石, 彭绍云] 水土保持学报 2012,26 (1) 190-194+199
-
退化红壤区不同重建模式森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 [秦晓蕾, 余明泉, 杨清培, 刘苑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31 (2) 102-106
-
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欧阳克蕙, 王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29 (3) 474-478
-
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 [蓝良就, 黄炎和, 李德成, 林金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1 (2) 1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