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小麦研究合辑

小麦研究合辑

  • 小麦小区播种机田间试验研究

    朱松 ; 李玲 ; 仇维佑 《江苏农机化》 2024
    摘要:为解决江苏农垦小麦小区播种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以及播种质量不均衡影响小区试验的准确性、科学性、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引进了一种小麦小区播种机,分别在沙质土和黏质土地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通用于沙质土和黏质土播种,且作业效率高、播种技术指标一致,可有效提高小麦小区播种工作效率,节约作业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区播种机, 小麦小区播种, 播种效率, 作业成本, 试验研究
  • 复配重金属胁迫下对小麦的毒害效应

    李堆淑 《陕西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了研究复配重金属对小麦的毒害作用,采用水培养小麦,在水溶液中加入ZnSO4·7H2 O、FeCl3、CuSO4·5H2 O和MnSO4,配制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低浓度G1、中浓度G2 和高浓度G3),模拟重金属污染环境,研究复配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重金属Zn、Fe、Cu、Mn元素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及转运情况.结果表明,从小麦幼苗生长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随着复配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和根变得比对照组更粗壮,且叶变得叶比对照组更绿.尤其在中浓度G2 培养的小麦幼苗叶和根生长得最粗壮,叶也最绿.之后,小麦幼苗的叶和根系生长均受到了抑制,且差异显著(P<0.05),甚至根系生长扭曲变形.还发现,随着复配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中的Zn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增加到中浓度G2,小麦幼苗中的Zn含量最高.而小麦幼苗中的Fe、Cu、Mn含量变化不太规律,且Mn含量变化不显著.随着复配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对Zn、Fe的富集系数逐渐减小.小麦幼苗对Zn的生物富集系数和生物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Fe、Cu、Mn,且小麦幼苗对Zn具有很强的吸收富集能力,高浓度G3 培养的小麦幼苗中Zn迁移速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关键词: 重金属, 小麦, 富集, 迁移
  • 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综述

    葛红涛 《种子世界》 2024
    摘要:本文旨在解决小麦种植中存在的技术优化和病虫害防治问题.针对小麦种植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种植流程的优化措施,包括改善土壤质量、选种与种子处理、优化耕作管理、合理施肥、适时收获等.对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其中,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综合防治是三种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小麦, 种植流程, 病虫害防治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小麦种植技术应用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高霞 ; 邵景锐 《种子世界》 2024
    摘要:山东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省份,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小麦属于重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阔,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涉及此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主要探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小麦, 农业现代化,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 小麦高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科学有效管理措施深入分析

    翟建强 《种子世界》 2024
    摘要:小麦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占据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提高小麦生产量和品质,可以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种植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肥力差以及耕层过浅等因素限制了当地小麦产量和品质.为了确保不同类型小麦实现增产增效,提高当地小麦产量,结合当地小麦种植情况,加大中后期的不同类型麦田田间种植管理.对此本文结合小麦高产优质种植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技术,以期可以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 小麦, 种植, 技术
  • 小麦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郑新兰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摘要:根据临漳县小麦受冻害情况,分析了发生冻害的原因,并提出小麦冻害预防及冻害补救措施,使小麦趋利避害,达到高产稳产。
    关键词: 小麦冻害, 症状, 预防及补救措施
  • 超强筋小麦品种藁优5766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李萍 ; 牛庆坤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摘要:藁优5766是藁城区农科所近几年选育的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突出。非常适合大型面粉企业生产高档面包粉和各类专用粉,发展前景好,是更新换代国内强筋麦的首推品种。
    关键词: 小麦, 超强筋, 稳定时间, 前景
  • 菌酶复合物对饲喂小麦型饲粮蛋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田慧丽 ; 郭志有 ; 郭瑞萍 ; 赵满达 《中国饲料》 2024
    摘要:为探究菌酶复合物在小麦型蛋鸡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360只京红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对照组)、玉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小麦组,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玉米-小麦-豆粕型+菌酶复合物组(菌酶复合物组,在小麦组基础上添加0.02%的菌酶复合物).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组蛋鸡死淘率增加9.0%,破残次蛋率增加2.9%(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料蛋比降低3.4%,死淘率降低9.8%,破残次蛋率降低1.0%(P>0.05).小麦组处理未影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干物质和钙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3.9%和5.8%(P>0.05),粗蛋白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8.4%和11.1%(P<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十二指肠与空肠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淀粉酶活性增加15.5%(十二指肠)和24.8%(空肠),脂肪酶酶活性增加22.6%(十二指肠)和23.3%(空肠),蛋白酶活性增加9.3%(十二指肠)和8.8%(空肠)(P<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盲肠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盲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降低15.5%和13.4%,乳酸杆菌增加12.7%(P<0.05).综上,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并未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菌酶复合物添加能提高小麦型饲粮蛋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关键词: 菌酶复合物, 小麦型蛋鸡饲粮, 生产性能, 表观消化率, 消化酶活性, 盲肠微生物
  • 依靠科技创新优化小麦高效种植技术方案广泛应用

    兰丽 《农民致富之友》 2024
  • 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技术总结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

    马小华 ; 黄薇 ; 辛亚丽 《农民致富之友》 2024
共 9663页/966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