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小麦秸的研究 第一部分:调制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细菌数目变化的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63 (2) 6-1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小麦秸的研究 第一部分:调制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细菌数目变化的研究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63 (2) 6-14

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小麦秸的研究 第一部分:调制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细菌数目变化的研究

作  者:
杨诗兴;彭大惠;杨福明;汤振玉;尹长安;李英棣;王永清
摘  要:
一、引言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小麦秸,就是在家畜体外,模仿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环境条件培养瘤胃细菌,促使小麦秸发酵,以提高其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赫西白格尔等(Hershberger etal.,1959)明白指出瘤胃中的环境条件,可旧纳为五点:(1)缺氧,(2)含有某些必需的矿物质,(3)纤维质供应丰富,(4)具有可溶性的醣,(5)铵氮的供应。此外,瘤胃的温度(39℃左右)及瘤胃中的 pH 值(6.9左右),当然也是重要的条件。提高小麦秸的营养价值,至少应表现在调制后,纤维质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与纯蛋白质及维生素 B组的增产三个方面。非反刍动物,无有瘤胃,不易消化纤维质,而对于挥发性脂肪酸则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对于纯蛋白质与维生素 B 组,则需要较为迫切。因此,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