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中亚热带绿化植物滞留颗粒物效应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 (6) 79-8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中亚热带绿化植物滞留颗粒物效应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21 (6) 79-84

中亚热带绿化植物滞留颗粒物效应

作  者:
李巧云;黄雅奇;刘艳;王玲;张娟;宋胤;吴林世;李建挥;廖菊阳
单  位: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关键词:
植物叶片;粒径;颗粒物;滞留;叶面微结构;
摘  要:
为了探究中亚热带地区绿化植物滞留空气颗粒物的能力,选取8种绿化树种,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Ⅱ)和便携式叶面积仪(LI-3000C)测定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PM2.5、PM1的滞留量。结果表明:1)8种绿化植物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存在较大差异,南天竺、观音草和麦冬单位叶面积颗粒物滞留量较大,桂花、香樟、红花檵木和小叶女贞滞留量中等,广玉兰滞留量较小。2)供试植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以PM10为主,占TSP组分的34.27%~78.58%;PM2.5次之,占TSP组分的9.8%~35.78%;PM1最小,占TSP组分的0.88%~13.63%。3)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单位面积滞留TSP、PM10、PM2.5量存在显著差异,灌木与草本植物单位叶面积TSP、PM10滞留量平均值均大于乔木,其中草本TSP滞留量的平均值比乔木高出65%,PM10滞留量的平均值比乔木高出73%。4)广玉兰叶片的蜡质结构不利于大粒径颗粒物的滞留。植物叶表面的瘤状或条状突起形成的沟槽沟壑的粗糙表面有利于颗粒物滞留,如麦冬对TSP、PM10滞留量最大,分别为9.62 g·m-2和7.47 g·m-2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4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