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绿茶茶渣发酵菌株驯化选育及菌酶协同发酵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2) 111-118,123,13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tudy on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of green tea dreg fermentation strains and bacteria-enzyme synergistic fermentation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22 (2) 111-118,123,135

绿茶茶渣发酵菌株驯化选育及菌酶协同发酵的研究

作  者:
黄钦耿;黄炜乾;蒋顺进;于洪巍;赵颖;唐谢芳;周绍迁;王英
单  位:
昌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茶渣;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驯化筛选;混合培养;菌酶协同
摘  要:
为了开发利用地源性绿茶茶渣,制备功能性菌茶生物饲料,试验首先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驯化筛选的方法进行功能性菌株的定向选育,然后通过"一罐多菌"的方式对不同功能菌株进行液体混合培养,并以菌落总数、粗蛋白、酸溶蛋白、总酸及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辅料(茶渣、麸皮、脱脂米糠、豆粕)组合对菌酶协同发酵茶渣固体的影响.结果 表明:控制致死率为80%左右,用ARTP诱变能够获得耐受高浓度茶渣并且生物量高、代谢产物活性好的突变菌株,并能在50 L全自动液体发酵罐中实现不同功能突变菌株的液体混合培养,培养20小时时活菌总数最高,达到3.5×1010 cfu/mL,显微视野中菌体类型的比例大致为球菌∶杆菌∶酵母=10∶7∶1.在茶渣∶脱脂米糠∶豆粕=7∶2∶1时,发酵产物(以湿重计)菌落总数达到0.8×1010 cfu/g;粗蛋白含量为11.6%;酸溶蛋白含量为5.13%,较发酵前分别增加了128.0%,总酸含量为0.97%.说明ARTP诱变及定向驯化选育的功能型菌株可以较好地利用茶渣基质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一定的代谢活动,适用于菌酶协同的方式制备菌茶生物饲料,辅料组合为茶渣∶脱脂米糠∶豆粕=7∶2∶1时发酵效果最好.
译  名:
Study on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of green tea dreg fermentation strains and bacteria-enzyme synergistic fermentatio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