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城区蓝绿空间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46 (4) 221-22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volutio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urban blue-green spaces in northeast China:a case study with the urban central district of Harbin City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22,46 (4) 221-229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城区蓝绿空间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作  者:
宋爽;石梦溪;胡珊珊;王韶晗;许大为
单  位: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蓝绿空间;城市演变;驱动机制;空间计量模型;哈尔滨
摘  要:
[目的]城镇化进程中蓝绿空间不断遭受侵蚀,厘清其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指导城市用地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1981—2020年5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设定时间节点,探究其蓝绿空间演化特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两方面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解析其演化驱动机制.[结果]①研究区耕地、林地和水域及湿地面积均发生显著缩减,草地面积有所增加;政府颁布的相关土地利用政策与城市规划方案是研究区蓝绿空间演化的基础依据.②研究区蓝绿空间总占比在各梯度都呈减小趋势,耕地、水域及湿地在主城区及近郊明显减少;林地占比在城市中心及紧邻松北新区主要建设用地外围出现小幅度减少;草地在主城区范围有所增加.③1981—2017年研究区蓝绿空间收缩演化模式以主城区内吞式为主;2017—2020年边缘式收缩成为蓝绿空间主要演化模式;蓝绿空间收缩由城市中心建筑用地内部单元逐渐向外围转移.④研究区各类蓝绿空间演化受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社会经济因素是直接驱动力,自然因素驱动作用不如社会经济因素显著.[结论]研究明确了1981—2020年哈尔滨中心城区各阶段蓝绿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引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究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对蓝绿空间演化的驱动作用,可为东北地区城镇快速扩张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蓝绿空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译  名:
Evolutio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urban blue-green spaces in northeast China:a case study with the urban central district of Harbin City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