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和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恢保关系
相似文章
-
"十五"以来我国杂交小麦审定品种分析 [张胜全, 叶志杰, 任立平, 高新欢, 王拯, 杨永利, 穆磊, 董艳华, 陈兆波] 作物杂志 2022 (1) 38-43
-
小麦AL型不育细胞质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 [聂迎彬, 崔凤娟, 孔德真, 桑伟, 刘鹏鹏, 徐红军, 穆培源, 韩新年, 田笑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22 (2) 4-6
-
二系杂交小麦混播制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陈现朝, 廖祥政, 高建刚, 杨卫兵, 侯起岭, 赵昌平, 张风廷] 山西农业科学 2021 (12) 1433-1437
-
杂交小麦混合制种新体系的初步研究 [宋喜悦, 马翎健, 胡银岗, 奚亚军, 何蓓如] 麦类作物学报 2002,22 (4) 31-34
-
镉对杂交小麦矿质元素吸收、分布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胡铁柱, 胡喜贵, 游晴晴, 李小军, 冯素伟, 姜小苓, 王玉泉,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2017,37 (1) 130-135
-
BNS小麦雄性不育性表现及其恢复性的研究 [宁江权, 茹振刚, 郑炜君, 柴守诚] 麦类作物学报 2011,31 (4) 72-77
-
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抗白粉病基因的定向导入与改良研究初报 [刘红占, 张改生, 兰红玉, 张明珠, 李莉, 高春保, 袁蕾, 胡俊敏, 位芳,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麦类作物学报 2010,30 (3) 23-28
-
播量与追氮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灌浆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冯素伟, 丁位华, 胡铁柱, 李小军, 张自阳,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2013,33 (6) 1174-1180
-
杂交小麦主要产量性状优势及亲本选配分析 [周芳菊, 陈桥生, 张道荣, 汤清益, 王志顺, 姜其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1,50 (15) 3046-3048
-
强优势杂交小麦选配规律分析 [李万昌, 邵云, 姜丽娜, 李春喜, 刘曙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08,47 (5) 50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