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预测多肋藻在中国海域的适生分布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12) 1588-160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预测多肋藻在中国海域的适生分布特征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2021 (12) 1588-1601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预测多肋藻在中国海域的适生分布特征

作  者:
李国梁;汪文俊;李宝贤;姚海芹;孙昕;梁洲瑞;鲁晓萍;刘福利;张朋艳
单  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肋藻;MaxEnt;ArcGIS;生态风险;适生分布;
摘  要:
基于大型经济海藻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开发具有潜力的新栽培物种是海藻栽培产业健康多样化发展的保障。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大型褐藻,但并非我国本土物种。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多肋藻在我国的适生情况,并探究不同因子对多肋藻孢子体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开展多肋藻栽培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当正则化参数为1,训练集与测试集比值为70:30时,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基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对模型的贡献率,筛选出8项用于多肋藻适生预测模型的构建,其中温度与光强对多肋藻自然分布的影响最大,在光强不低于4μmol/(m2·s),月均温度不低于7℃,多肋藻的适生概率较高。模型显示,多肋藻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黄渤海,约占该海域面积的11.32%,其中8.08%为边缘适生区和低适生区,中适生区和高适生区分别占1.33%和1.91%,主要位于辽东湾。表明辽东湾、大连沿海以及山东半岛沿海是多肋藻引种栽培的适宜海域。但辽东湾部分区域的高适生性也预示高入侵风险性,若开展人工栽培,应加强生态安全性方面的评估。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