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2009年夏、冬季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海洋湖沼通报 2012 (4) 168-17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THE NET-PHYTOPLANKTON COMMUNITY OF LIAODONG BAY IN SUMMER AND WINTER OF 2009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2 (4) 168-176

2009年夏、冬季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  者:
高伟;宫相忠;双秀芝;栾莎;邢永泽;尹宝树
单  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关键词:
浮游植物;辽东湾;群落结构;物种组成
摘  要:
分析了2009年夏季(8月)、冬季(12月)辽东湾25个大面站的网采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48属108种,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的世界广布种,硅藻是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但个别甲藻在冬季也成为优势种。夏季优势种主要为菱形藻(Nitzschiaspp.)、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Breb.)Ralf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 Ehrenberg)。冬季优势种主要为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wailesii Gran&Augst)、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Ehr.)Cleve)、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West)Grunow)、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2009年夏、冬季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组成存在季节差异,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发生变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表现出沿岸高于远岸,且夏、冬季平均细胞丰度均明显低于同期历史数据的特点。2009年夏、冬季平均香农-威纳指数均大于3.0,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大于0.5,说明调查海域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种间个体数目空间分布较均匀;夏季丰富度指数高于冬季,表明夏季较冬季物种丰富。冬季调查区各站位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50%以上;夏季群落相似性水平低于冬季。2009年夏、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译  名:
THE NET-PHYTOPLANKTON COMMUNITY OF LIAODONG BAY IN SUMMER AND WINTER OF 2009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