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П.菲多洛夫 ;
楊春明
《中国农垦》
1955
摘要:用力形簇种法栽种马铃薯,本应使用CKΓ-4马铃薯栽种机,但是这种机器在苏联也不够用,他们正在广泛地使用普通农具-耕耘机和犂-来完成采用方形簇种法栽植马铃薯的任务.今将他们用犂栽植马铃薯的方法介貂出来,给我国栽植马铃薯的工作者作参考.
-
戴万恒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山西省雁北地区在马铃薯栽培上,由于学习了苏联先进的科学经验??春化处理.从1953年开始试验即获得了良好的结果.1954年在几个地区试验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结果是:
关键词:
山西省,
马铃薯,
增产效果,
大同市,
栽培,
紫花,
春化处理,
晚疫病
-
吕建国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1.随收随种:红皮早熟种收获较早(7月上旬).争取马上种植,待雨汛期来到时种芽已出土,则高温多湿已不能使种薯腐烂了.春薯收获前应片选或株选,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做种,单收后再块选.种植深度约1寸,南北垅种块排垅北坡,东西垅
关键词:
出土,
收获,
种植,
汛期,
山东莱阳,
春薯,
马铃薯,
高温,
早熟,
病虫害
-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最初多由病薯发生,许多常用的消毒剂都不易将潜伏在种薯内的晚疫病菌弄死,高温处理又易发生烫伤,许多恒温处理方法不但因时间过长难于控制,并且实用的价值亦不大.为保持温度范围在疫病致死温度之上,而处理时间内又不致损害种薯发芽,故根据温汤杀菌原理进行变温浸种试验.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防治效果,
变温,
病原,
防病效果,
致死温度,
存活率,
浸种,
温浸
-
夏锡桐 ;
陈修浩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马铃薯经催芽后播种不但能提早收获,而且可避免沈阳市伏雨(7月中旬)多所造成马铃薯的减产现象.沈阳市西郊小埃金生产合作社张兴嘉老乡的催芽法如下:1.选种:已入窖的马铃薯越年后,春分(3月21日)时将种薯由窖中取出,堆在暖屋里暖5天,此
关键词:
马铃薯,
催芽法,
入窖,
沈阳市
-
宋兆废 ;
于惠民 ;
高淑清
《畜牧与兽医》
1954
摘要:尚永江是克山县仁里村热心养马的老乡,他养1匹黄骒马,因料不够喂,今春在种小麦的时候马很瘦,一干活就出虚汗,走道直打晃,在这种情况下,由省畜牧工作组和尚求江老乡研究出利用土豆(马铃薯)代替精料的办法,从种小麦时尚永江就开始用土豆喂马,一直喂到趟完头遍地,把马喂的挺胖,种地、趟地都没耽误。
-
О.П.切尔莱索娃 ;
张谷曼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4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马铃薯栽培地区为害甚为严重。本院所在地魁岐村向以马铃薯为主要作物,数年来亦因晚疫病流行造成农民很大的损失,如1951年该村晚疫病猖獗,农民中甚至有连薯种都收不到。本院在该村林贞声互助组的技术指导中,防治晚疫病亦为主要工作之一。兹将此文译出,藉供参考。
-
杨昌寿 ;
王增深
《中国农业科学》
1952
摘要:巴县新发乡是重庆附近的一个主要洋芋产区,每年春秋两季的出产约有五十万斤,全部运销重庆,可是近两年来由于晚疫病的侵害,每年洋芋的损失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不但影响重庆居民需要量的供给,同时也影响到新发乡全乡农民的收入(每年损失洋芋四十万斤,每斤若以七百元计,即达人民币二亿八千万元),因此解决新发乡的洋芋晚疫病问题是一件重
-
沈逸之
《中国农业科学》
1951
摘要:马铃薯在我国各地栽培已很普遍,马铃薯大多以块茎来繁殖,种薯的用量,每亩至少一、二百斤,多者需三、四百斤,故种薯费用甚大。无锡市郊区方巷上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