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马铃薯研究合辑
Position: Home > Special subjects > 马铃薯研究合辑

马铃薯研究合辑

  • 马铃薯钾镁互作效应研究进展

    石小红 ; 孔硕 ; 贾立国 ; 秦永林 ; 樊明寿 ; 刘坤 《中国蔬菜》 2024
    摘要:针对马铃薯生产中钾、镁肥配施不合理,钾、镁养分互作调控关系缺乏系统清晰认识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系统综述了钾、镁元素交互效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养分吸收与运移、块茎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深入分析了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K+/Mg2+比值范围,提出了马铃薯优质高产与养分高效协同提升的钾、镁互作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马铃薯钾、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钾镁互作, 养分平衡, 提质增效
  • 西瓜-白菜-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邓婷 ; 谢海锡 ; 陈有良 ; 朱姿丰 ; 曾文雄 《果农之友》 2024
    摘要:西瓜-白菜-马铃薯连作是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栽培模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白菜的上市,缓解了初秋季节蔬菜缺乏的矛盾,而马铃薯出土更是填补了春季无蔬菜供应的空档.通过几年的试种与推广,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地遏制土地抛荒,促进农业的发展,让农户增产增收,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推广西瓜-白菜-马铃薯连作模式,主要对西瓜-白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西瓜-白菜-马铃薯连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西瓜, 白菜, 马铃薯, 连作, 栽培技术
  • 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王继岭 《吉林蔬菜》 2024
    摘要:兰山区位于临沂市境中部,有平原和丘陵两种地形,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时数为2357.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790~920毫米,适合旱地马铃薯栽培,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旱地, 马铃薯, 高产, 栽培
  • 冬马铃薯肥料利用率探索

    储丽章 ; 朱维贤 ; 杨永东 ; 汪忠明 《云南农业》 2024
    摘要:为了解冬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开展马铃薯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对钾肥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氮肥和磷肥,分别为65.1%、43.5%和17.7%.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产量排前3位的处理5(氮磷钾区)、处理4(无钾区)及处理2(无氮区)分别比处理1(不施肥区)增产9 550.7 kg/hm2、5 047.5 kg/hm2和2 253.6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4.2%、18.1%和8.1%.处理3(无磷区)比处理5显著减产.
    关键词: 冬马铃薯, 氮磷钾肥, 块茎产量, 经济效益, 肥料利用率
  • 榆林地区马铃薯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陈泽彬 ; 杜清荣 ; 石玲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
    摘要:为推广马铃薯绿色生产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索榆林地区适宜的推广品种,选取希森6号、冀张薯12号、华颂7号、科伦巴、陇薯7号5个本地主栽品种,对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率、主要病害发病率、商品率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按照节肥减药、节水增效的绿色生产理念,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可作为马铃薯绿色生产高质高效技术推广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绿色生产, 高质高效, 适宜品种, 筛选
  •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昌元 《江西农业》 2024
    摘要:要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综合病虫害防控和密植技术,并结合科学技术进行使用.综合病虫害防控包括监测、早期防治和药剂的合理选择,以及加强农田卫生管理.密植技术则是通过选择适宜的种植株行距、加强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马铃薯高产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耕作技术、互联网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科学应用上述技术能够实现对马铃薯栽培的精准农业管理.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生产效益,使农民增收致富并保障粮食安全.科技的可持续应用和持续创新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防控, 密植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
  • 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陈芳 《吉林蔬菜》 2024
  • 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姜伟 ; 张华 ; 崔中凯 ; 邸志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摘要:[目的]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第一.我国马铃薯以鲜食为主,为提高其储藏保鲜周期,对马铃薯收获品质要求较高.传统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作业易造成马铃薯表皮破损和薯块损伤,影响马铃薯后期贮藏与销售,且分段收获人工捡拾劳动强度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因此,鲜食马铃薯低损联合收获机需求迫切.[方法]针对鲜食马铃薯高效低损联合收获需求,结合鲜食马铃薯种植农艺,分析了马铃薯机械收获损伤机理,确定了鲜食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及参数,研制了一种集低阻挖掘、柔性输送、薯土分离、人工捡拾、装箱或装袋作业于一体的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采用低速缓振辅助分离、去土排杂与人工分拣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并在尾部设计了吨包收集平台,缩短了分离输送距离,减少薯块碰撞和跌落次数,显著降低了收获损伤和含杂率,提高了人工分拣效率和作业效率.[结果]田间试验表明,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损失率为2.84%,伤薯率为1.31%,含杂率为2.19%,破皮率为2.1%,收获效率为0.13 hm2·h-1,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农业行业标准要求.[结论]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破皮和损伤率低,适用于鲜食马铃薯联合收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鲜食马铃薯, 联合收获机, 人工分拣, 田间试验
  •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在喜德县适播密度试验研究

    邓辉 ; 淳俊 ; 张庆沛 ; 陈涛 ; 汤云川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
    摘要:为探明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在喜德县大面积生产的最佳经济播种密度,开展试验.该试验设计6个密度梯度,结合生产投入成本,对农户人工自种和流转土地雇工种植两种方式进行了经济效益核算,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在3 500~6 000 株/667 m2变化时,出苗率、株高、单位面积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大致呈递增趋势.当播种密度为6 000 株/667 m2时,川凉薯10号的单产最高,达2 644.10 kg/667 m2.综合考虑用种量、人工、化肥、农药等生产投入成本,经济效益最高的均为播种密度4 500 株/667m2,农户自种利润可达3 098.27 元/667 m2;以土地流转雇工种植方式进行生产的利润为1 230.82 元/667 m2.因此,川凉薯10号在喜德县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最佳推荐密度为4500株/667 m2.
    关键词: 川凉薯10号, 适播密度, 天府第二粮仓, 喜德县
  • 甘肃小陇山地区马铃薯栽培种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张翼 《种子科技》 2024
    摘要:小陇山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马铃薯作为该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在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下,马铃薯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探讨小陇山地区马铃薯栽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肃小陇山地区, 马铃薯, 栽培技术
共 3816页/38159条

学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