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产量模型在不同渔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章
-
南海北部眼镜鱼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贺文珑, 胡世森, 孔令成, 江珈敏, 沈泽恩, 王自灵, 冯波] 江西水产科技 2021 (1) 3-7
-
基于气候和环境因子的近海鲐鱼资源评估 [张良成, 郭爱, 陈新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8 (1) 32-38
-
基于海表面温度SST的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 [吴梦瑶, 田思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 (6) 933-942
-
时滞差分模型与剩余产量模型的应用比较——以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为例 [张魁, 陈作志, 黄梓荣, 许友伟]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3) 1-6
-
基于环境因子的东、黄海鲐鱼剩余产量模型及应用 [郑晓琼, 李纲, 陈新军] 海洋湖沼通报 2010 (3) 43-50
-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东、黄海鲐资源评估及管理策略风险分析 [李纲, 陈新军, 官文江] 水产学报 2010,34 (5) 95-105
-
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评估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 [陈卫忠, 李长松, 俞连福] 水产学报 1997 (4) 404-408
-
基于水温因子的东、黄海鲐鱼剩余产量模型建立 [李纲, 郑晓琼, 朱国平,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20 (1) 108-113
-
剩余产量模型形状参数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评估的影响 [官文江, 吴佳文]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 (2) 298-304
-
基于CEDA和ASPIC软件的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渔业资源评估研究 [许友伟, 张魁, 陈作志] 海洋湖沼通报 2015 (3) 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