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预湿堆置时间对麦秸秆结构及成分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1 (5) 64-7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预湿堆置时间对麦秸秆结构及成分的影响 Acta Edulis Fungi 2021 (5) 64-70

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预湿堆置时间对麦秸秆结构及成分的影响

作  者:
王倩;肖婷婷;黄建春;隽加香;张津京;陈辉;徐佳佳;蔡斌强
单  位: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双孢蘑菇;麦秸秆;堆置;结构;成分;
摘  要:
为探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料制作过程中预湿阶段不同堆置时间对麦秸秆温度、结构、持水量及成分的影响,将麦秸秆方捆浸泡90 s至饱和,横排堆置于场地上,分别堆置0(对照)、24、48、72、96、120 h。每组随机取3捆测量温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麦秸秆的内外表面结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外表面的官能团信息,并测定持水量以及可溶性糖、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麦秸秆堆置0~72 h温度由16.6℃(0 h)升高至64.5℃(72 h);堆置24~48 h蜡质晶体明显减少,堆置48 h后麦秸秆内表面结构开始打开;堆置24~120 h Si-O伸缩振动峰和多糖类的C-O伸缩振动峰强度降低,表明麦秸秆外表面蜡质层、多糖类物质变少;麦秸秆持水量由堆置0 h的565.2%增加至72 h的701.8%,在堆置24 h后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下降,在堆置24~72 h期间木质纤维素组分没有变化;堆置96 h时,麦秸秆方捆温度达到69.3℃,与堆置0 h相比麦秸秆中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了16.9%;堆置120 h,麦秸秆方捆的温度降低至65.5℃,麦秸秆结构破坏明显,木质纤维素骨架暴露,与堆置0 h相比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了11.7%和13.6%。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