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小麦研究合辑
Position: Home > Special subjects > 小麦研究合辑

小麦研究合辑

  • 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途径

    唐艳 ; 简贞 《种子科技》 2024
    摘要:小麦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了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将植保无人机合理应用到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的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保证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达到提升小麦种植经济效益的目标.分析了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应用植保无人机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植保无人机
  •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李倩 《种子科技》 2024
    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保障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对小麦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综合防治
  • 有机肥替代模式下小麦减施化肥的肥料效应分析

    段清长 《河南农业》 2024
  • 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张国松 ; 袁延乐 《河南农业》 2024
  • 新型生物肥在遂平县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宋巍 ; 陈春霞 ; 徐学政 《河南农业》 2024
  • 小麦绿色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

    张亚永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
    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加强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对小麦绿色栽培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加以分析,探讨了产地环境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环节的小麦栽培技术,并对病虫害防治中的常见技术与注意事项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绿色栽培, 病虫害防治
  •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析

    金珊珊 ; 岳伟 ; 杨敏 ; 白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
    摘要:绿色小麦的种植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并获得高品质产品,因而现下许多地区都鼓励种植绿色小麦,但该类小麦种植时需科学开展田间管理,优化各项技术要点,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规范的田间管理技术具有较高推广价值,保证小麦种植农户都能掌握要点,从而提高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绿色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进一步分析了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手段.
    关键词: 绿色小麦, 田间管理, 技术推广
  • 不同水分管理对小麦各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豪杰 ; 王浩博 ; 郑梦瑶 ; 王颜玉 ; 欧行奇 ; 郑会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摘要:不同水分管理影响小麦各品种光合特性,进而影响小麦产量.为了提高小麦产量,研究以百农207(BN207)、百农307(BN307)和洛旱27(LH27)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I)和雨养(R)两种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管理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与雨养处理相比,BN207、BN307、LH27的Pn在灌溉处理下分别增加53.48%、81.45%、42.83%.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和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RC)在灌溉处理下3个小麦品种均高于雨养处理,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BN207和LH27更高,BN307在灌溉条件下反而更低.3个小麦品种的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OJIP)变化趋势相同,但荧光值具有差异:BN207和LH27在灌溉条件下O点荧光强度高于雨养条件,J、I、P点荧光强度低于雨养条件;BN307在灌溉条件下O、J、I点荧光强度高,P点强光强度低.在灌溉处理下,BN207产量提高20.12%、穗粒数降低14.66%、穗数提高51.98%,千粒质量降低3.11%;在灌溉条件下,BN307产量提高53.71%、穗粒数提高5.03%、穗数提高51.74%、千粒质量降低7.99%;在灌溉条件下,LH27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分别提高了14.83%、0.68%和20.43%,而千粒质量则降低了3.15%.灌溉处理能提高小麦光系统中电子传递链的能量传递、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穗数来提高小麦产量.BN307、BN207在灌溉处理下产量提高最显著,更适合在灌溉条件充足的条件下种植,而LH27对灌溉不足的条件的适应性更强.
    关键词: 水分管理, 小麦, 光合效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 不同灌水对黄淮冬小麦茎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段国辉 ; 田文仲 ; 高海涛 ; 杨洪强 ; 张少澜 ; 董中东 ; 温红霞 ; 吕树作 ; 顾晶晶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摘要:为了筛选节水品种,为品种生产种植提供管理指导,选取黄淮地区生产推广品种,在只施底肥(W0),底肥+拔节水(W,)和底肥+拔节水+孕穗水(W2)3种模式下,分析不同品种的株高及茎秆结构变化,产量构成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1)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株高、穗下节、倒2节和倒3节增加显著,以穗下节增幅最大,而基部节间变化不显著,W2较W,株高增高,各节间有增加但不显著.相对于W0,W2处理下'周麦18'和'洛麦28'株高增幅最大,分别增加36.49%和35.30%;W1、W2处理下'郑麦129'基部节间长最大,生产上利用时应注意肥水管理防止倒伏;(2)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单株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显著,千粒重降低显著,产量增加显著.而相对于W1,W2处理下千粒重和产量增加显著,其他差异不显著;(3)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显著,且以'丰德存12'和'洛麦2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相对于W1,W2处理下品种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W1,仍以'丰德存12'和'洛麦2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关键词: 灌水模式, 黄淮地区, 冬小麦, 株高构成, 产量结构, 水分利用效率
  • 盐胁迫下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巨亚雯 ; 徐蓬 ; 陈亚丽 ; 付佑胜 ; 曹凯歌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摘要:旨在明确内生真菌发酵液与盐胁迫互作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淮麦44'为材料,开展室内发芽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获得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数据.结果表明低盐浓度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高盐浓度抑制其萌发与生长.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胚根长、胚芽长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幼苗的鲜干重及地上株高和地上鲜重表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喷施10%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干鲜重、胚根长以及幼苗地上株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液能促进盐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提高小麦耐盐性.
    关键词: 小麦, 内生真菌发酵液,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促进作用
共 9911页/99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