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苹果研究合辑
Position: Home > Special subjects > 苹果研究合辑

苹果研究合辑

  • 山东苹果丰产栽培技术調查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果树生产亦在突飞猛进,尤其通过1958年的大跃进以来,在党的領导下,广大农民破除了迷信,发揮革命干勁和无穷智慧,在1958年跃进的基础上,1959年又連續創造了高額丰产記录。烟台幸福人民公社,幸福大队在瘠薄的沙地上获得亩产10,532公斤的高額丰产,并有百亩以上的万斤丰产园。蓬萊园艺场及威海城廂人民公社陶家夼队的卫星园分别获得亩产13,175.7公斤及11,400公斤。福山紹瑞口山地果园連年来保持了高产,1957年亩产4,000公斤,1958年达5,000公斤,而1959年則亩产达8,000公斤,所以能出現这些高产卫星,其基本
  • 新型苹果树杀菌剂Cyprex

    《农药》 1959
    摘要:化学结构:醋酸十二烷基呱(dedecylguanidineacetate)CH_3-(CH_2)_(11)NH·C(=NH)·NH_2·CH_3-COOH。它曾以试样编号 E.F5223 的名称进行过三年的实地药效试验。据参加试验的植物病理学家声称,它可以算得是近乎最理想的苹果树杀菌剂,防护与扫杀性能俱备,能够渗入树叶。苹果疮痂病乃是果树种植业的最大问题之一,正
  • 黄泛区农场苹果三年结果的经验

    李化民 ; 张书德 《中国农垦》 1959
    摘要:河南省国营黄泛区农场全体职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积极响应了场党委“提前结果,支援国家工农业建设”的号召,经过艰苦的劳动和大胆的创造,取得了苹果定植后3—4年结果的成就,粉碎了资产阶级园艺学家“五年早,七年好”的陈旧论调,为苹果树提早结果树立了先例。至今年春季止,黄泛区农场已栽植苹果的面积为
  • 快速多产培育苹果苗木的经验

    张建阁 《陕西农业科学》 1959
    摘要:培育果苗是发展果树生产的基础,而当前的苗木生产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如何多快好省地繁育大量苗木,是生产上和试验研究单位的重大任务。长久以来,苹果苗都是三、四年才能出圃。为满足当前生产之急需,从57年起我们开始试验二年出圃,已获得初步成就。苗木质量和三年出圃的同样好,一般能合乎优级苗木的
  • 青海省苹果幼树冻害观察

    熊培桂 《陕西农业科学》 1959
    摘要:一、概况青海省的果树栽培多分布在北纬35—3′8°,东经102~103°的农业区内。该区海拔1900~4000米,邱陵起伏,为一高原地区。因深处内陆,距东南海遥远,纯为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主要是:1.气温变化骤烈。根据川水地区不完全的
  • 苹果蠹蛾的初步研究

    张学祖 ; 周绍来 ; 王庸俭 《昆虫学报》 1958
    摘要:一.前言 苹果蠹蛾(Carpocapsa pomonella L.)原产于欧洲,在苏联之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克里米亚、中亚细亚及高加索等地,都很普遍,是果虫中极重要的害虫之一。我国各地迄未有此种害虫的记载,据几年来的了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伊犁、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阿克苏及和阗专区,为害均极猖獗,而以沙果、苹果为主,在库尔勒为害香梨亦异常惨重。此外尚为害杏、桃及榅桲,但情况远较以上三种为轻。
  • 华北梨与苹果结果果树的施肥

    崔致学 《中国农业科学》 1958
    摘要:施肥时期和次数梨与苹果的基肥以结合秋耕施用,进行全园施肥,比较经济。追肥次数,一般以3—4次为宜。第一次追肥,在开花前两周左右使用。这时施追肥,可以在植株开花期,得到充足的养分,以便减少落花落果,加速新梢生长和叶面积加大。新梢适度生长,可以维持一定的结果面积;叶片加大,则制造养分的面积加大,对花芽形成是有利的。第二次追肥,约在落花后两周左右。以梨树来说,
  • 苹果小叶病防治试验初报

    刘绍渚 ; 曾南康 ; 吴国祥 《中国农业科学》 1958
    摘要:几年来对山东的烟台、黄县、福山、青岛、济南和太安等主要苹果产区的调查,发现苹果小叶病的为害甚为普遍。烟台西砂旺的80,000余株树中,几乎有60%遭受本病的威胁,太安果园的5,000余株树中,有二分之一发病。在烟台发病严重的树,树势衰弱,产量很低,有的树已一果不结,有些30年生的青香蕉树,因为小叶病为害,树冠直径缩小到1.55公尺。在黄县龙口园艺场四分场,一株发病严重的30年生
  • 反右傾保守的又一胜利——辽陽专区各果树場苹果大丰收

    《中国农垦》 1958
    摘要:9月上旬以來,在遼寧省遼陽專区盖平以南的各縣鉄路线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國营農场的蘋果一列車、一列車的运往全國各地和出口到其他國家,这就是遼陽專区國营農場大丰收的明証。 遼陽專区現有12个國营果樹農場,18万余棵結果树,今年由于正确的貫徹了总路綫,遵循着毛主席关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指示,在上級党
  • 政治与技術密切結合得利寺农場亩产苹果13,892斤

    罗蜀华 ; 李化民 《中国农垦》 1958
    摘要:遼寧复縣得利寺農場蘋果生產獲得了高產,經農垦部、省、專区、縣、社及全省各果樹農場代表驗收証实,畝產量达到13,892斤,創全國蘋果畝產最高紀錄。該場于1948年建立,以經营果樹为主,建場时僅有蘋果樹1,800株,以后又相繼接管了敌伪遺留下
共 4933页/493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