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摄食习性与营养生态位 水产学报 2021 (12) 1993-200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摄食习性与营养生态位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2021 (12) 1993-2002

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摄食习性与营养生态位

作  者:
谢嘉仪;张丽姿;吴文秀;周倍合;陈秋杰;招春旭;何雄波;徐军;颜云榕
单  位: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南海资源大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鸢乌贼;胃含物分析;稳定同位素;生态位宽幅;营养级;
摘  要:
鸢乌贼在中国南海海域资源丰富,是灯光罩网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研究对南沙群岛海域中型群和微型群鸢乌贼样品进行采集,利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其摄食习性、营养级、营养生态位及与饵料生物的关系。结果显示,鸢乌贼以摄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为主,且在不同生长阶段,饵料组成有所差异;胴长小于100 mm的微型群和胴长小于90 mm的中型群个体摄食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类为主,100~119 mm的微型群个体和90~129 mm的中型群个体摄食以甲壳类、头足类和鱼类为主,大于120 mm的微型群和大于130 mm的中型群个体摄食饵料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鸢乌贼中型群δ15N值范围为7.17‰~10.13‰,δ13C范围为-19.61‰~-18.10‰,微型群δ15N值范围为6.48‰~10.12‰,δ13C值范围为-19.63‰~-17.81‰。分析显示,中型群和微型群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明显,表明群体间存在对食物资源的竞争;微型群的营养生态位宽幅大于中型群,其中微型群雄性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的核心生态位重叠部分偏低。鸢乌贼中型群的营养级范围为2.54~3.41,平均营养级为2.97,微型群的营养级范围为2.34~3.41,平均营养级为2.87;微型群雄性营养级相对较低且与其他类群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其体型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