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苹果研究合辑
Position: Home > Special subjects > 苹果研究合辑

苹果研究合辑

  • 苹果选种试验初步报告

    田叔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56
    摘要:一、试驗动机武汉气候的特点,即夏季的高热与潮湿及冬季的相对寒泠6——8月平均气温为27.9C冬季絕对低温—9。C——-10。C甚至到—16。C以下的(1954——1955冬)全年雨量1266mm中多集中在4—7月其总和为934.9mm,根据一般文獻記載苹果裁培夏季平均温度(6——8月)不能超过20。C,所以很多人認为武汉一帶裁培果是不适宜的,又由于冬季寒冷,柑桔类也不能种植,这样不利的自然条件,纔形成了武汉缺果的原因,解放以后学习了米邱林学說知道用种籽馴化的方法把南方怕寒的果树越过了它們和裁培界限用改变生活条件方法去改变它們的遺傳性,是否我們能够用同样的理論把北方果
  • 苹果和梨及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景士西 ; 丁春荣 ; 谭其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56
    摘要:一、用一般的套袋授粉法进行苹果和梨、和核果类桃、李、樱桃、山杏、山毛桃等组合的有性杂交可以获得杂交果实和种子。二、杂交的结实率因父本的种类而不同,苹果和梨(仁果类)杂交结实率、结种子率一般较苹果和桃、李、樱桃等核果类为大。三、母本苹果不同品种不同的自然及栽培条件下成功的可能性不同。因此在进行远缘杂交时应同时选几个品种作为母本,在不同年份连续进行较易获得成功。四、先授以远缘花粉隔四小时后再授以限量近缘花粉的混合授粉法所得结果不可靠。是否用延长间隔时间或采用丧失发芽力的近缘花粉的混合授粉法以促进杂交结实而不致引起差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五、用去雄后6天进行授粉的衰老柱头授粉法,似不宜用于一般杂交结实尚不很困难的苹果和梨之间的杂交,但用于苹果和某些核果类果树之间的杂交似有促进作用。六、以父本种类作砧木对母本进行教养影响的无性渐近杂交法显著地提高了苹果和梨远缘杂交的结实率。七、远缘杂种生活力弱,幼苗甚易夭折,一般从茎的基部或地下部分开始变褐,渐渐全株枯死。杂种部分植株表现父本梨或全新性状,表现这些性状的植株生活力尤为衰弱。如何克服杂种幼苗的夭折尚待继续研究。
  • 关于辽南苹果修剪上几个问题的商榷

    傅望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56
    摘要:苹果栽培在东北的南部地区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栽培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群众中也存在着丰富的经验。辽南果树增产技术调查组在运方面进行了三年的调查总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修剪方面的某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在技术推广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使今后工作能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辽南地区在过去几年中(主要在1948—1952年)曾经普遍推广以醣氮率(C/N 率)为根据的「四级树」的理论和以中坚点为基准的助势、减势、缓势剪法。这些名词已
  • 梨与苹果输纹褐腐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有性世代研究简报

    谌多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6
    摘要:梨与苹果轮纹褐腐病为东方独有的仁果病害,在我国东北、山东、四川等地发生普遍,近年来已成为北方梨及苹果苗木上主要病害之一,现已日渐扩大蔓延,个别地区受害程度不次于腐烂病(Valsa mali,Valsa abiens)。此病又称为疣皮病,瘤状粗皮病。寄主除梨及苹果外,木瓜亦可受害,主要侵害枝干,果实,而叶部受害的情况见。此菌于明治四十年在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内发现,以后到处发生,其中以日本的静冈,爱
  • 苹果果蠹蛾类的鉴别

    吴维均 ; 黄可训 《昆虫学报》 1955
    摘要:根据文献记载(荒川保雄,1927;近藤铁马、宫原仁男,1930;近藤铁马,1942)和作者所采集的标本,在我国苹果主要产区的辽宁省南部,为害苹果的果蠹蛾计有四种:苹果小果蠹峨(Grapholitha inopinata Heinrich)、苹果食心虫(Carposinasasakii Matsumua)、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和苹果白果蠹蛾
  • 旅大苹果绵蚜防治方法

    于长君 ; 邱同铎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旅大农业试验场利用综合性的防治办法,防治苹果绵蚜,效果显著,具体步骤与方法如下:一、刮除老皮:在早春开始喷药前,进行彻底刮除老皮,将适于绵蚜隐蔽越冬皮缝完全消除,刮皮对绵蚜的防治上是最主要的一环,不但可以减少其它病虫的发生(如小透羽、卷叶虫、食心虫、腐烂病等),同时更可使多年不能愈合的伤口可以重新长出新的组织,增强树势.二、发芽前喷射药剂:发芽前在4月上旬喷射含油5.6%柴油乳剂(原液稀释10倍),在发芽前喷
    关键词: 六六六, 发芽, 防治办法, 刮除, 二次喷射, 配合方法, 苹果绵蚜, 防治方法, 柴油乳剂, 棉蚜
  • 苹果驯化选种初步报告

    田叔民 《湖北农业科学》 1955
    摘要:一、引言 武汉气候条件的特点即夏季的湿热与冬季相对的寒冷。6—8月平均气温为27.9℃,冬季绝对低温为—9——10℃,甚至到—16℃以下(1954—1955年冬季)。雨量全年1,266毫米,多集中在4—7四个月,其总和为934.9毫米。根据一般文献记载,苹果栽培,夏季平均温度(从6—8月)不能超过26℃;所以,很多人认为武汉一带栽培苹果是不适宜的。又由於冬季的寒冷,柑桔也不能种值,这样武汉地区就成了果树沙漠,很多荒山废地不能利用,实觉可惜。作者除於1950年作苹果引种观察试验外,同时用种籽播种,结合培育方法进行驯化工作,目的试证明把北方苹果逐步南栘是否有可能性。
  • 柑橘、苹果、梨的防虫防病药剂

    刘必荣 《中国农业科学》 1953
    摘要:川北遂宁有一果农积了二十年的经验,创造出一种能治柑橘、苹果、梨的天牛、旋皮虫、腐烂病的药来,药名叫桐油涂抹剂,现将其制法及用法介绍如下:将桐油一斤,倒在锅内煮沸,若将锅内油滴入冷水碗内,见油珠不散开,用手触稍觉有粘性时,可加入百部一两,紫草六钱,雄黄粉五钱,边加边
  • 贮存冬季苹果枝条试行长期芽接

    刘延荘 《中国农业科学》 1953
    摘要:在华北一般地区,苹果芽接多在秋季施行,春季则多用枝接繁殖。因为早春树液还没有开始流动,砧木不易剥皮:稍晚芽已抽枝,工作又无法进行。所以真正的芽接"适期",最多不过7—10天光景,这对我们须从远地采进大批接穗短时期内繁殖大量果苗的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在一些大果园中,冬季剪下来的枝条,常因无法利用而晒干烧掉。在这种"用时不来,来时没用"的矛盾情形下,我们国营
  • 河北省昌平县苹果巢虫初步调查

    贾凤林 《中国农业科学》 1952
    摘要:河北省昌平县禾子涧村一带,于1948年发生苹果巢虫,为害海棠、苹果类果树。巢虫幼虫于四月中旬开始活动,五、六月间吐白丝果树,被丝緾缚的果树有如未摘花的棉株;随后蚕食果树叶子。
共 4933页/493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