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12) 3419-342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22 (12) 3419-3426

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作  者:
王洪浩;陆化杰;何静茹;刘凯;陈炫妤;陈新军
单  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鸢乌贼;耳石微结构;西北印度洋;生长特性
摘  要:
耳石是研究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生活史的重要硬组织之一。为研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根据2019年2—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样本,以耳石总长(TSL)、侧区长(LDL)、翼区长(WL)和最大宽度(MW)作为耳石的外形生长指标,结合日龄数据,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生长纹间宽度,可将耳石微结构分为后核心区、暗区和外围区。协方差分析表明,TSL、LDL、WL和MW与日龄的关系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间差异,TSL、WL和MW与日龄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LDL与日龄的关系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总体而言,随着鸢乌贼日龄的增加,TSL、WL、LDL与MW的瞬时相对生长率与绝对生长率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140~180 d可能是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性成熟的日龄段。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