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融合构建水稻病害生防多功能工程菌株
相似文章
-
斑玉蕈交配型位点结构及其多态性分析 [马丽娟, 李晓玲, 鲍大鹏, 尚俊军, 周陈力, 杨瑞恒] 食用菌学报 2022,29 (2) 23-30
-
低温锻炼期间柑桔原生质体S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 [彭昌操, 孙中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19 (4) 384-387
-
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孙勇, 曹小迎, 陈永强, 缪倩, 蒋继宏] 食品科学 2011,32 (13) 161-164
-
黑曲霉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内切型菊粉酶生产菌株 [李文利, 曹泽虹, 董玉玮, 孙会刚, 刘夕娟, 唐盼] 食品科学 2012,33 (9) 144-148
-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 [王海英, 华秀英, 钮旭光, 张瑾, 池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31 (3) 300-303
-
橙色红曲菌AS3.4384转化方法的建立 [李燕萍, 谭文辉, 许杨] 食品科学 2007,28 (10) 317-322
-
香梨果萼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标记菌株的获得 [宋博, 张丽娟, 朱晓锋, 徐兵强, 艾米都拉·克尤木,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 杨森] 植物病理学报 2022,52 (1) 97-103
-
ε-PL聚赖氨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于雪骊, 刘长江, 种婷] 食品科学 2008,29 (7) 277-280
-
基于原生质体的谷子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优化 [刘光宇, 徐晓静, 夏科科, 孙海汐, 陶月如, 崔震, 顾颖] 河南农业科学 2022,51 (1) 34-42
-
1株产酸性α-淀粉酶黑曲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优化 [王发祥, 俞健, 王建辉, 李向红, 何纪华, 刘永乐] 食品科学 2014,35 (1) 155-158